首页 > 周年庆 > 征文获奖名单 > 三等奖
那一波翻滚的浪涛
发布日期:2017-12-21   字体大小:  

作者:陈美园  

  197110月,23岁的姨婆正式成为厦门市第三塑料厂的厂医,每日奔波在厦门轮渡成了她的“必修课”。

  1971年的轮渡码头,简单而不失韵味,翻滚的海浪不时地拍打岸边斑驳的青石。穿梭在轮渡与鼓浪屿之间的交通工具有大轮渡铁壳船,也有小轮渡舢板船,二者主要用于运载鼓浪屿居民和工作在鼓浪屿的第三塑料厂、厦门玻璃厂和厦门灯泡厂的工人,往返的票价都为5分钱。那时候的船票是硬纸片制作而成的小长方形。对于每个月工资仅为34.5元的姨婆而言,每个月1.21.5元船费就是她最大的支出。

  船只少,往来的乘客多。于是,每天清晨七点,姨婆就会从市仔街的家中步行到轮渡码头。虽然上班时间是八点,但是每天如沙丁鱼般的挨挨挤挤的人潮都让姨婆不得不提前半个小时到码头登船。“叮叮叮——”船来了!船来了!顿时,拥挤的人群像潮水般涌向入口。姨婆人矮小,她迈开步伐,一个劲儿地往入口跑。那时候的入口狭窄,好几次,姨婆一个不小心,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好不容易挤上船,铁壳船不时地发出“锵锵锵”的声响;狭窄的船挤满了人,一个挨着一个,真叫人连大气也喘不过来;几年后,铁壳船被小汽船取代,一开动便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前头是驾驶舱,后头站人。那时候,最怕的就是行驶途中起大风,大风迎面扑来,浪涛大肆翻滚。船开始慢慢倾斜,不久后就歪到一边去了。“啊——怎么办?怎么办?”看着自己的的身体几乎贴到了水面上,船上的人发出尖叫声。“冷静,大家在原位保持不动,马上调整方向盘,大家放心!”船长的这句话给乘客们吃了定心丸,于是大家都屏气凝神,不敢乱动,更不敢大声尖叫。船长不愧是掌舵人,很快的,他顺着风势不断调整方向盘……终于,船安全驶向了对岸,人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厦门经常有台风肆虐,翻滚的浪涛让姨婆见证了什么是大自然的威力,也让姨婆见证了人定胜天的道理。久而久之,面对海上的任何波涛汹涌,姨婆倒也习惯了。 

  23岁到55岁,35年的青春年岁,姨婆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岁都献给了她挚爱的救死扶伤事业,她的青春也在这翻滚的浪涛中熠熠闪烁。作为厦门老市民,姨婆见证了厦门轮渡发展的历史变迁。从铁壳船到小汽船到单层渡轮,再到现在的双层渡轮,轮渡就是厦门发展的一个缩影。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作为联系鼓浪屿与外界的码头,厦门轮渡所维系的绝不仅仅是地域距离的拉近,更是厦门市民淳朴民风的交错。

  在姨婆的记忆里,那时的人淳朴而善良,他们对身着白大褂、背着军绿色布包的姨婆总心怀敬意,拥挤的时候,当姨婆一上船,总是有人马上起立让座。 

  一衣带水,短短的10分钟路程里,是满满的暖意和心意。很快的,和姨婆一同乘船的岛上居民很快对她熟悉起来。于是,这10分钟的船程也成了他们交往的好时机。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总有年过半百的大妈和年轻的妈妈在船上向姨婆咨询相关问题,大到关节损伤、伤筋动骨的保养,小到日常蚊虫叮咬,热情的姨婆总是来者不拒,一一悉心解答。 

  1993年中秋,姨婆至今记忆犹新。姨婆准时登上鼓浪屿返轮渡的船只。突然,船上乘客中传来了恐惧的叫喊声:“有人受伤了,有人受伤了!”这恐惧,和浪涛翻滚的恐惧是如此地相似。紧接着,有人大喊:“不要慌张,林医生在船上。”这声音,如同狂风怒浪时船长给乘客吃的定心丸。拥挤的人群马上让出了一条通道,姨婆快步走到伤者身旁,“呀,好大的伤口!”姨婆想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一个中年男子的大腿被旁边乘客随身携带的演出长矛划到了,那伤口又大又深!”姨婆麻利地从医药包里拿出白色的纱布,在伤口前段用力绑住,防治失血过多伤者昏迷;一边拿出自己制作的止血丹,放在嘴里咬碎,然后轻放在伤口上……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血止住……姨婆的脸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由于姨婆的正确处理,伤者的腿保住了。面对伤者忙不迭的“谢谢”,姨婆只是笑了,从此,“仁心林医生”在轮渡的渡轮上流传了许久……

  时光荏苒,到了退休年龄的姨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她与轮渡的联系也慢慢减少。然而,那一波翻滚的浪涛成了她人生里最宝贵的财富。闲暇之余,翻翻自己在第三塑料厂的老照片,侃侃那些奔波在轮渡码头匆忙的旅程,感受那些温暖的旧时光,这也是一位老厦门人对轮渡的最深情感吧!

 

关闭 打印 收藏 分享
上一篇:记忆深处的想念
下一篇:等船来,等船开